3月21日,山西“2010年世界氣象日——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宣傳活動在省城舉行。恰逢周日,省、市氣象局免費開放所有氣象設施,供省城市民參觀學習。
當日,省氣象局人頭攢動,市民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山西氣象節目錄制現場。在省氣候中心和殷家堡氣象臺以及省人工增雨防雹辦公室,來自省城各中小學校的學生和家長現場感受了氣象數據采集、制作,并聽取了省氣象局舉辦的各種科普講座。
在活動現場,省氣象局減災辦的朱臨洪處長就市民關心的沙塵暴問題進行了解答。
植被破壞沙塵多 未來幾天還要刮
市民對近幾日的沙塵暴感受頗深,納悶沙塵天氣為何一年比一年多。
對此,朱處長解釋,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后引起暴雨、暴雪、暴風等惡劣氣象活動增加,造成地球表面生物、地表、植被等發生變化,特別是植被的破壞造成了沙塵天氣一年比一年多。
“3月12日的沙塵暴影響我省面積較大,達到20個縣市,使山西5年來第一次出現五級天。3月20日的沙塵暴也很猛烈,導致內蒙古、寧夏、河北和山西都出現了浮塵天氣。”朱處長表示。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我省的大同和五臺山一帶,出現了近幾十年罕見的強沙塵暴天氣,風力達到11級至12級。根據觀測資料預測,山西將進入浮塵多發的氣象時期。未來幾天,我省還會出現幾次沙塵天氣。
沙源地植樹造林才能防止沙塵暴
對于市民提出的“山西一直在強調植樹造林,為什么還是擋不住沙塵暴”,朱處長表示,因為這些沙塵的發源地在內蒙古等上游地區,本地的植樹只能夠攔截部分沙塵暴,能夠減弱下游地區的沙塵暴力度。
比如,我省右玉地區的森林密集就可以有效攔截處在森林高處的沙塵,減免沙塵暴對下游地區的影響。
惡劣災害天氣頻繁人人都要節能減排
現場的市民都想為氣象做點貢獻,詢問朱處長如何做才能減輕氣象方面的災害。
朱處長表示,今后幾年,山西突發的惡劣災害天氣會比較頻繁。研究表明,人類必須在節能減排上多做一些工作,引導每個社會公眾投身節能減排,以減緩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大自然對人類活動的負面效應。
沙塵天氣減少外出不要佩戴隱形眼鏡
那么,如何預防沙塵暴帶來的傷害呢?
朱處長表示,沙塵天氣往往伴隨著大風,容易破壞建筑物和構筑物,對于溫室的影響也很大,會減弱光線的照射并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
沙塵天氣對于呼吸道影響特別大,市民最好減少外出。即使要外出也要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口罩、眼鏡、防風紗巾等。老年人和孩子最好別外出。還有最好不要佩戴隱形眼鏡,因為這樣容易引發眼部炎癥。交通上,駕車要注意慢行,行人和司機在視線不清楚時過馬路要慎重,注意避讓。
大風天氣,對于火災的防范要特別注意,森林、電力部門和企業商場要時刻注意電線電纜的安全,一旦被大風刮斷,電線短路極易引發火災。最后,希望大家多學習氣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