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錦賽A組捷克對希臘,不由讓人想起8年前葡萄牙歐錦賽半決賽捷克“黃金一代”被希臘銀球淘汰的一幕。這一天,捷克用6分鐘的閃電戰,讓夢魘消散……
不過,除開捷克連入兩球的這6分鐘,這其實是一場乏善可陳的比賽。全場比賽,捷克僅9次射門,射正3次;希臘6次射門,射正一次。雙方任意球數據倒頗為“亮眼”,希臘全場有多達25個任意球,捷克也有14個。這只能說明雙方拼搶糾纏的激烈程度,觀戰的球迷清楚看到,這些任意球中形成有威脅進攻的次數幾乎為零。
“黃金一代”不再是捷克的標簽。8年前對陣希臘的捷克球員,這場比賽中僅剩切赫、羅西基和巴羅什3個人在場上。
切赫全場基本沒有受到什么挑戰。他唯一的“表現機會”是下半場那次與后衛配合失誤后的脫手,導致希臘打入一球。這不是切赫在歐錦賽中第一次出現“黃油手”,4年前瑞士奧地利歐錦賽小組賽對陣土耳其那場事關出線的關鍵之戰,就是切赫的脫手,導致土耳其扳平比分并由此開始了神奇的絕殺之旅。這一天,切赫,這位俱樂部賽事中的神級人物,差點兒讓國家隊的夢魘重回。
巴羅什是8年前那屆賽事的最佳射手,但這場比賽中的他,射門次數為零,被侵犯次數僅一次。不過,如無意外,巴羅什下場比賽將繼續首發,原因很悲涼--捷克眼下并沒有好過他的前鋒。
這條殘存的“黃金中軸線”上,只有羅西基依稀保留些許昔日的風采。上半場,是他不斷從中路向著希臘防區的兩肋,用腳揮舞手術刀般的分球,策劃了那兩個入球。下半時,當他離場后,捷克就似乎完全失去了進攻能力。全場比賽控球比,居然是希臘以53.5%對46.5%勝出。這與羅西基的離場,有著必然的聯系。
在兩球領先的情況下就開始收縮死守的捷克,恐怕在3分到手后也很難讓人對其出線前景抱以樂觀。這個夜晚,即使負于希臘的夢魘重回,捷克也不會再獲得曾有的同情。人們同情的是8年前那水銀瀉地般進攻的捷克鐵騎,人們同情的是壯志未酬的內德維德、波博斯基和曾經飄逸輕靈的巴羅什。
和捷克一樣,8年前制造捷克人噩夢的希臘,也不再是與神話先聯系的希臘。不再有堅固的防守,不再有致命的一擊,對手不失誤,自己就無力得分,當然不再會有神話。
捷克與希臘的比賽尚未完場,球迷已經開始期待同組俄羅斯和波蘭的比賽。半場換下羅西基的捷克,似乎還有著最后一輪死拼東道主波蘭以求生的可能;而兩輪后僅積1分的希臘,恐怕很難在狂飆突進的俄羅斯身上重演神話。
這個夜晚,對捷克而言,8年前的夢魘似乎已消散。但除了捷克自己,恐怕已無人關心這夢魘的消散。就算是捷克球迷,恐怕也無暇慶祝,而會熱切地觀察波蘭與俄羅斯的對決,掂量一下對陣波蘭的勝機到底有幾許。
來源:新華網(記者 張寧)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