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盡管A股8月跌跌不休,但IPO重啟后新股發行市盈率卻迭創新高。全景網統計數據顯示,IPO重啟后共有23只新股先后公布了發行價,其平均市盈率高達38倍,遠遠高于成熟市場水平。中國股市的新股正逐漸晉升為全球最貴。
A股新股或成全球最貴
在38倍平均市盈率的背后,光大證券以58.56倍的發行市盈率名列第一,超級航母中國建筑的市盈率也高達51.29倍,而20只中小板個股的市盈率也均在30倍以上。
與成熟市場相比,A股市場新股價格這邊獨高。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來在港上市的新股平均市盈率為10倍,僅為A股的1/4。即使與2007年牛市相比,A股38倍的新股市盈率也高出港股1倍。而與美國這個老牌資本市場而言,A股也是貴得不可思議。據了解,美股市場新股發行市盈率與二級市場趨同,而美國長期市盈率水平在15倍左右。
在新股發行市盈率居高不下的同時,A股二級市場的市盈率在8月大跌之后不斷下調。以2009年中期業績計算,目前滬深兩市平均市盈率為21.8倍,滬深300成份股市盈率為19.73倍,而上證5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7.53倍,不到新股平均市盈率的一半水平。
A股新股發行制度成主因
為什么A股投資者甘愿承受如此高價的新股呢?眾所周知,新股發行市盈率與IPO募資規模成正比,市盈率越高,發行價也就越高,發行方獲得的融資額也就越大。但這卻給二級市場的中小投資者帶來風險。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告訴記者,A股新股市盈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發行制度的不開放。在上述情況下,供給作用導致“物以稀為貴”成為真理。
然而在成熟市場,新股發行不過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根據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提供的數據,2007年美國三大股票市場全年共發行新股273只,幾乎平均每個交易日發行一只新股。正是由于新股發行完全市場化,美股新股的發行價一般比照二級市場的同類股價確定,從而使其平均市盈率普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