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減稅仍是“重頭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財政政策要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民生領域投入,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意味著結構性減稅將成為2012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心。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表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不意味著將2011年以來的政策內容“全盤復制”到2012年。鑒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已經發生實質性變化,2012年的操作肯定不同于2011年。其中最大的一個改變是,結構性減稅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支,成為2012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載體。
2011年,從個人所得稅調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到減免小微企業稅負,到車船稅微調,“減稅”成為年度稅收關鍵詞。據估算,單是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一項,2012年我國財政就將少收2000億元以上。
2012年,減稅將有利于擴大內需,增強經濟活力。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宏觀經濟增長對于減稅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通過出臺減稅方面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在調結構和穩增長之間找到契合點。
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相一致,2012年的結構性減稅將更多靠攏民生和就業領域。對于下一步繼續推動結構性減稅的路徑,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未來應進一步實施培育自主創新能力的稅收政策,調整完善鼓勵企業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措施。在推進結構性減稅的同時,賈康指出,合理的結構性增稅亦有必要,如推進資源稅、環境稅和房產稅改革等,可以有效促進價格水平及其形成機制更好地反映資源的稀缺性,促進發展方式轉變。(記者 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