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余熱發電將打開“新天地”
《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昨天正式發布。《規劃》將水泥行業明確為九大重點節能行業之一,要求到2015年,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比例提高到65%以上。
《規劃》對建材行業的目標要求是,到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0%。
水泥是建材行業的重要分支行業。《規劃》要求,加快淘汰水泥(熟料及磨機)行業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對此,中投顧問建材行業研究員鄒明曉認為,近年來國內水泥產業受產能過剩以及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投資額趨于下降,產業發展不景氣。因此,節能減排對于水泥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方面,推行節能政策有利于推動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推廣更加節能的設備和技術;另一方面,對于陷入困境的水泥企業來說,節能減排的推廣將進一步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影響其經營業績。” 鄒明曉說。
《規劃》還要求,“十二五”繼續推廣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開展以粉磨節電為重點的設備節能改造。到2015年,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比例提高到65%以上。
所謂余熱發電,是指利用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它不僅能夠節能,而且有利于環境保護。
上市公司中,易世達主營為余熱發電生產線的研發、設計和工程承包等,目前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于國內水泥行業余熱發電領域。
分析人士認為,余熱發電行業屬于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的行業,對于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作用明顯。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繼續推進,公司所在的水泥余熱發電領域將迎來大發展的時期。
招商證券研究員指出,到2015年,國內水泥行業余熱電站工程需求將達到900余條,以每條生產線投資額3000萬元計算,總投資額約270億元,公司發展空間廣闊。
⊙記者 李雁爭 ○編輯 衡道慶
石化:多管齊下推進節能減排
昨天正式發布的《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提出,截至2015年,石化行業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相關部門將采取多種措施。
多種措施推動降能耗
專家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規模已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石油化工大國之一。但是由于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技術工藝水平較為落后,生產的主要產品大都是屬于“兩高一資”產品,與世界石油化工強國的距離還比較大。
根據測算,目前我國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燒堿、純堿、電石、黃磷等產品的平均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約5%-15%。
為推動石化行業實現降低能耗的目標,有關部門將采取多方面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從源頭上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等行業發展,淘汰高耗能的黃磷、電石、氮肥、燒堿等行業的落后產能,從嚴布局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煤化工項目。
二是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節能減排,包括油品質量升級、推廣清潔生產與節能節水工藝、探尋溫室氣體減排路徑,開發二氧化碳捕捉、封存、綜合利用技術和裝備,并推廣應用等。
三是通過完善管理促進節能減排,包括建立和完善石化化工行業節能減排指標體系、檢測體系和考核體系,推動化工園區按照產業集聚、能源梯次利用、排放集中治理的標準規范進行建設等。
高端石化發展機遇凸顯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表示,政府和主管部門對石化行業的結構調整目標非常明確,要在“十二五”期間以各類約束性指標逐步淘汰落后和高耗能產能,并大力發展高端石化。
此前,我國化工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為部分大宗化工產品產能過剩嚴重,產業集中度低,區域布局不合理,高端產品自給率低,上游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這些負面因素不僅導致能源使用效率低下,也導致化工企業業績欠佳。
《規劃》提出,今后將以提高石化產品附加值為重點,大力發展聚碳酸酯、聚甲醛、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高強度高模量碳纖維、高性能聚四氟乙烯、丁基橡膠、乙丙橡膠、異戊橡膠等高端或專用石化產品,加強可再生樹脂的研發和廢塑料的回收利用,努力增加節能環保型丁苯橡膠、丁二烯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的新產品、新牌號,積極推進節能型溶聚丁苯橡膠的應用。
對此,宛學智表示,發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是大勢所趨,既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支持,又容易得到政府的財稅等政策扶持。因此,高端化工領域市場前景好、投資收益大,但前期研究投入巨大,也存在一定風險,對此需要有充分估計。
⊙記者 李雁爭 ○編輯 衡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