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不僅牽動國人的心,也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國際輿論持續關注我國搶險救援工作不斷取得的積極進展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政府救援工作高效有力
英國《金融時報》說,無論在應對突發自然災害還是安全生產事故方面,今天中國政府搶險救災的反應速度,救援能力都比唐山大地震的時代都有了長足進步。
路透社說,最近幾年中國中央政府動用一切資源抗擊一系列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地震、山體滑坡等,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說:“在各個地方、各個角落,中國政府在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不停地開展救援工作。”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指出,中國政府面對災難的高效處理使其名聲在外,中國政府強大的動員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各部門在能夠在第一時間動員充足的社會力量和資源,及時應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領導人極度珍視人民生命安全
泰國通訊社說,中國政府迅速調派大批軍人、救援人員,把握救援黃金時間搜救幸存者,中國領導人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強調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遇險民眾,體現了對人民生命的極度珍視。從汶川、玉樹到舟曲,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能夠保證集中力量救援災區。
英國《金融時報》說,遇有重大事故,政府領導人往往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督促救援;媒體的積極參與,使救災的過程更加透明。同美國發生卡特里娜颶風,海地發生地震之后的混亂狀況相比,中國在短時間內協調動員社會資源,應對突發災難的能力是不弱的。
英國《獨立報》說,在自然災害來襲時總是親赴一線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已奔赴災區。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均敦促救援人員千方百計搜救幸存者。中央政府在動員一切資源應對自然災害方面非常熟練,這也是執政的共產黨受到歡迎的原因。
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9日頭版刊登了溫家寶視察舟曲災區的大幅照片。該報配發的文章指出,溫家寶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顯示中央政府對災情的重視,同時也令中國官員的對外形象顯得更加平易近人。
萬眾一心凝聚力強
新加坡《聯合早報》關注中國民眾的自發救災行為。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表達對舟曲災區的關心,在多個社交網站和微博上,舟曲泥石流都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來自災區的最新消息、對災民的祝福被多次轉發。
“德國之聲”9日報道說,舟曲縣所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臨近舟曲的隴南市和與舟曲接壤的四川都第一時間派人前去支援。距離遙遠的深圳市在接到災情報告后,也在第一時間為舟曲災區捐款200萬元。
《愛爾蘭時報》報道稱贊中國軍民齊心挽救被埋民眾。盡管泥石流引發的災難仍難以估計,災區的道路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但中國軍隊和民眾并未放棄營救同胞的希望,許多當地民眾在獲救后又返回現場協助軍隊搜尋其他的幸存者,一些人甚至徒手在泥石間挖掘可能的生命信息。
路透社寫道,為紀念上周在西北部偏遠地區特大泥石流災害中的遇難者,中國周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降半旗志哀,各種形式的公共娛樂活動全部停止,全國各大網站的首頁去掉了顏色。
國際社會廣伸援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0日對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中的遇難者表達深切哀悼。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及在中國大陸的各領事館8月15日降美國旗半旗致哀。
同一天,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駐中國大使館降半旗向舟曲遇難同胞志哀。
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8月11日曾宣布,美國政府捐款5萬美元救助舟曲災民。截至目前,美國政府今年為中國洪澇災害捐款總額已達20萬美元,包括之前6月25日和8月2日的捐款。
加拿大外交部長坎農10日代表加拿大政府向在中國甘肅省舟曲縣泥石流災害中遇難的人們表示哀悼,同時表示將隨時向舟曲泥石流災區提供援助。
日本政府14日決定向舟曲災區提供以1億日元為最高額度的緊急無償援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日本陸地觀測技術衛星“大地”拍攝的一組地形巨變的照片免費提供給中國,用于把握災害規模。
(來源:中國日報網 陳笛 崔海培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