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航FM608航班于北京時間5日23時15分緩緩降落上海虹橋機場,此次中國撤離在利比亞人員的行動圓滿結束。
從北京時間2月25日凌晨首架撤離中國在利人員包機返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至今,已有35860名中國公民回到祖國的懷抱。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撤離海外人員;第一次海陸空聯動;第一次采用擺渡中轉方式撤離;第一次租用外國郵輪、飛機、汽車撤離;第一次為大量護照丟失人員開具一張紙的“回國證明”;第一次派出軍艦與軍機參與撤離;第一次在撤離中協商眾多友好國家進行協助……此次撤離行動創造了太多的第一!
5日23時50分許,最后一批149名回國人員陸續走出機場,丈夫接過了妻子手中的行李,同事給了同事一個擁抱,迎接的人群響起一陣陣歡呼。“她比我先走,卻比我后回國。”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開了一家中餐廳和一家工廠的胡衛東和妻子仇建慧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胡衛東介紹,2月底利比亞局勢緊張時,為了保障當地工人的安全撤離,他讓妻子先撤到了馬耳他,自己隨后帶著工人趕到利比亞的機場,乘當地末班飛機撤到了約旦,“我們在利比亞的機場38個小時幾乎沒水沒食物,走后第二天,當地的機場就關閉了。”
仇建慧到達馬耳他后,就接到了大使館的安排通知:大批的農民工通過水運到達了馬耳他,而其中有些人還受了傷,很多人暈船,將先行送他們回國。其他人則在馬耳他稍事等待。四五天后,仇建慧搭乘5日的最后這班飛機,終于回到了祖國,她對丈夫說:“今晚我們就一起回家。”
5日晚,北京建工集團的接機人員也提前到達機場,還準備了鮮花和橫幅,歡迎最后六名女性員工歸國。“我們公司有近2800人在利比亞參與住宅工程建設,從十天前開始,公司的員工經歷了很多困難,陸續撤至馬耳他、突尼斯等國家,而這最后6名擔任公司財務和翻譯的員工順利到達,也是我們勝利撤離的標志。”北京建工集團總經理戴彬彬對記者表示,簡單休整后,他們過幾日將送這些員工回家,與其家人團聚。
記者了解到,連日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邊檢入境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下,“歡迎你回家”幾個大字為每個同胞送上了濃濃的暖意,180多位持過期護照、特版回國證明及未持有效證件的中國在利比亞撤回人員,也在邊檢的幫助下辦理了緊急入境手續。
“很難,但也一定要完成。接到任務我們就告訴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東航首架撤離包機航班領隊機長萬向東表示。從21日左右接到任務,機組只有短短的幾天準備時間,沒有直飛馬耳他固定航線的東航,第一時間抽調了精兵強將,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圓滿完成任務。
參與撤離包機任務的乘務人員沈文君描述了這樣一個細節,在馬耳他上飛機時每個同胞都非常急切,幾乎都是小跑著進入機艙;而到達的時候,每個人卻都很從容淡定,緩緩地下飛機、擁抱乘務組、不停地說“謝謝”。“我想是因為回到祖國,他們的心安定了。”
“回家的感覺太好了!”記者在機場出口大廳發現,幾乎每一個回到祖國懷抱的中方在利人員,都在重復著這句話。雖然面臨著“規模大、人數多、任務重、時間緊”的壓力,雖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雖然有很多的第一次,但是經歷了磨難和考驗,他們都安全到家了!
(來源:新華網 編輯:小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