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總理馬利基主持美國與伊朗雙邊會晤。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5月28日,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就伊拉克局勢問題舉行雙邊對話,這是這對宿敵在時隔27年后首次正式舉行雙邊會談。不過就在會談開始的兩天前,兩國之間爆發的間諜戰又為這次歷史性的會晤蒙上一層陰影。分析人士認為,雙方長期以來的敵對僵局難以在短時間內化解。
***會晤在馬利基總理辦公室舉行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28日上午,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羅克和伊朗駐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齊米·庫米在位于巴格達綠區的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的辦公室舉行會談。馬利基接見了兩位大使,在發表簡短聲明后離場。
馬利基表示,伊拉克希望成為一個沒有外國部隊駐扎和不受到地區干涉的國家,伊拉克也不應該成為恐怖分子的活動基地。他同時強調,美國領導的外國聯軍在伊拉克是為了幫助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和警察力量,不應該把伊拉克作為向鄰國發動襲擊的基地,他在這里暗指美國對伊朗的做法不妥。
他說:“毫無疑問,我們相信這次會談取得的成果將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建立信任的橋梁,并為雙方處理其他事宜創造積極的氛圍。”
***雙方只談伊拉克局勢
在上世紀70年代發生伊朗學生占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并扣押人質事件以后,美國于1980年4月中斷了與伊朗的外交往來。27年來,雙方從未舉行過任何正式的雙邊會晤,因此這次歷史性的會談受到廣泛關注,盡管會談的中心議題并非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而是伊拉克局勢。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克羅克在會談前表示:“這不是一次關于美國和伊朗關系的會談,我們將和伊朗探討我們之間的直接接觸如何能夠改善伊拉克的內部局勢。”
據報道,會談議題將包括伊拉克安全局勢、美軍撤離伊拉克時間表、伊朗參與伊拉克重建和在伊拉克活動的伊朗反對派組織“伊朗人民圣戰者組織”等問題。華盛頓方面希望伊朗停止向伊拉克民兵提供訓練、武器和資金,而伊朗則希望美國盡快從伊拉克撤軍。
至于兩國關系的焦點問題——伊朗核問題——并不在這次討論范圍之內。
克羅克和庫米的會談持續了4個小時,克羅克在會談后對媒體表示,當天他和庫米的會談是積極的,雙方在伊拉克問題上達成了廣泛的一致。
美國大使同時透露,在會談中美方向伊朗方面表示,伊朗應該停止為伊拉克境內的武裝人員提供資金和武器。
***伊拉克扮演調停者角色
盡管一些伊拉克人對美國和伊朗的這次會談持保留意見,伊拉克遜尼派副總統哈希米甚至認為這是對伊拉克主權的破壞,不過伊拉克政府發言人達巴格卻表示這次會談對伊拉克很重要,因為美國與伊朗多年的紛爭對伊拉克不利。“對于美國與伊朗之間這種不正常關系,我們伊拉克人承受著沉重的負擔。這兩個國家在伊拉克問題上形成一致意見對伊拉克非常有利。”
達巴格指出,這次會談將使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向前推進一步,日后雙方還可以就伊拉克問題之外的議題繼續接觸,這對地區穩定是件好事。馬利基的一名助手透露,伊拉克希望在美國和伊朗之間扮演調停者的角色。對于美國和伊朗之間糾紛,伊拉克將保持中立態度。
***穆塔基希望美國承認失敗
同一天,伊朗外長穆塔基在德黑蘭表示,如果美國承認它的中東政策未取得成功,雙方就有望在將來繼續舉行有關會談。
他說:“我們希望華盛頓方面能夠現實地看待伊拉克當前局勢,承認它在伊拉克和該地區的政策已經失敗,并表現出改變的決心,只有這樣會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也才可能在將來繼續會晤。”
***摩擦不斷為會談蒙陰影
就在美國和伊朗舉行這次歷史性會談之際,雙方之間的間諜風波也鬧得沸沸揚揚。5月26日,伊朗政府宣布破獲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伊朗的多個間諜網絡。伊朗方面指責,這些間諜團伙在美國情報機構的指導下,一直在伊朗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區從事滲透和破壞活動。伊朗向美國提出強烈抗議,而美國白宮對有關指控既不證實也不否認。此外,在過去數個月里,伊朗已經逮捕了數名伊朗裔美國人,指控他們企圖顛覆政府。
除了間諜風波,美國上周剛剛在波斯灣伊朗海域附近舉行大規模軍演。美國在此次軍演中出動了包括2艘航空母艦在內的9艘戰艦以及1.7萬名美國士兵,是近年來該地區規模最大的日間演習。盡管美軍表示這次演習并非針對特定國家,但是有媒體認為,美國選擇在兩國舉行雙邊會晤之前舉行軍演將對德黑蘭構成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和伊朗之間27年的堅冰難以通過一次簡短的會議消除。由于兩國積怨太深,雙方對這次會談的期望值都不太高,而主要把這次會談視為摸清對方意圖的一次嘗試。
但無論如何,在經過近30年的敵意之后,華盛頓和德黑蘭終于通過這次會談傳遞出和解的微弱信號。有評論指出,在目前摩擦不斷的情勢下,如果美國和伊朗還能達成繼續會談的協議,這次會談就已經算是取得成功。(江瑋)